性神學社舉辦的「第三屆華人酷兒神學暑期工作坊」於七月十日完滿結束。我記得多年前,當我透過第一屆的工作坊接觸到酷兒神學時,我的反應是「不是我杯茶」──這個破界的神學太前了,我只是一名同志,除此以外,我與其他基督徒之間沒有分別。後來在崇基神學院期間,我開始多從婦女神學、解放神學、處境神學等角度,去理解上主對我「這一類人」的心意。
反抗不是為了反抗 行動是為了愛
2022年屬於華人的第三屆酷兒神學營剛剛結束了,為期一個月的線上課程,學員來自中、港、台、馬、美、加不同地區,共62位華人酷兒基督徒同伴們參與,從酷兒同志運動、酷兒新/舊約釋經、女性主義神學、不雅神學、後殖民主義神學等不同面向探討酷兒神學,分享嘉賓則來自海內外不同地區的神學教授講師、牧師,亦有性工作者生命經驗分享、同志父母談出櫃、男同志娛樂性藥物使用研究等多元性倫理話題,課程內容由淺入深、課程中的討論常常高潮迭起,尺度也許踰越邊際,但這樣的酷兒神學課程的確是非常酷兒的。
前來上課的學員們反饋在課程中經歷了從未有的信仰挑戰及衝擊,筆者期間印象最深刻及最高頻率聽到學員的問題是,到底酷兒詮釋聖經的準則是什麼?底線在哪?多數的我們長期在基督信仰的舒適框架中靜坐,在聽講師分享酷兒神學離經叛道的多元新觀點時,如同搭雲霄飛車享受衝刺突破的快感,另一邊卻非常擔心安全帶沒綁好,甚至希望再裝上配備良好的安全氣囊,就怕衝撞失控。
其實這樣的反應一點不意外,人們對於突破安舒區是感到驚慌的,課程中講員毫無遮掩的暢聊「性」禁忌話題,或牧師大剌剌地直接質疑、挑戰長久以來視為理所當然的傳統釋經解讀,聽者實在太容易坐立不安,這也因基督教一直以來將情慾、性慾與罪、惡深深連結,對於權威教義的教導是根深蒂固的不容撼動,對於真理是非黑白的二元堅定已經牢牢地內化於基督教信仰的血脈中,基督徒不該發出疑問,更不能試圖推翻,只要聽話、順服,只要信,最多最多,在有限度的安全框架中進行信仰反思,之後乖乖認罪,如此才值得被稱為一個「好」基督徒。
另有一位學員的課後分享令筆者印象深刻,他說閱讀聖經對他來說,一直像是一道白光照著一塊透明潔凈的玻璃,這道白光是聖靈的亮光聖潔而無暇,而課程過後,透明潔淨
…